本报北京讯 (记者郭婷) 10月17日,在2019年全国安全用药月启动仪式上,中国药学会发布了“2019年公众十大用药提示”。这也是中国药学会连续第6年在全国安全用药月期间发布安全用药相关提示。
据中国药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丁丽霞介绍,“2019年公众十大用药提示”分别是:家庭药箱常整理,安全储药很重要;药名相近药效远,服药需要看分明;儿童发烧需降温,合理使用退烧药;多药共用须谨慎,提高用药依从性;激素治疗应注意,合理使用是良药;改善骨质疏松症,不能仅依靠补钙;服华法林需监测,抗血栓要遵医嘱;科学应对心绞痛,硝酸甘油要用对;规律服用降压药,生活方式做辅助;长期服药要复诊,根据病情来调整。据悉,上述十大用药提示,是中国药学会在征集到的108条安全用药知识点中,结合临床经验和公众关切梳理得出的。
对于家庭药箱的管理,中国药学会有关专家表示,如果管理不好,可能变成药品过期、药物滥用、误服误用的“大祸害”。专家建议,家庭药箱应做到“分类摆放有学问,存放位置要讲究,定期整理有必要”。
儿童用药问题是公众关注的热点之一,孩子一发烧,家长就紧张。专家表示,发烧是免疫系统作出的积极反应。低龄儿童体温调节能力较弱,汗腺发育不完全,如果体温超过38℃,不可再盲目穿衣捂汗,否则可能造成越捂越热、儿童呼吸困难等危险。如果孩子体温超过38.5℃,可以使用退烧药降温。不过,专家强调,退烧药不可混合服用,且一天用药不要超过4次。
关于老年人用药的注意事项,专家提醒,多种药物同服可能会产生相互作用;老年人服药应做好用药记录,避免多服、漏服、误服;此外,用药依从性对老年慢性病的治疗非常重要,老年人用药一定要遵照医嘱,若想参考他人的用药经验,最好先咨询医生和药师。丁丽霞强调,安全用药提倡“能少用药就少用、能不用药就不用”。
针对公众对使用激素的误读,专家强调,患者需要了解激素使用的注意事项,但不必谈激素色变,以免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机。预防不良反应发生的最佳方式是遵医嘱短期适量使用激素类药物。同时注意,应根据疾病特点选择适当的药物和剂型;口服用药时间尽可能符合激素的生理分泌规律;使用吸入用药后立即用清水漱口可减轻或避免局部不良反应;停药时,应采取逐渐减量的方式,避免突然停药导致病情反复;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需严格遵照医嘱,定期复查。
丁丽霞表示,普及安全合理用药知识,引导公众树立安全合理用药的意识、形成良好的用药习惯,是促进公众健康、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环节,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