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将建立药师志愿者制度,开展药品安全知识普及行动(图片新闻)

发布时间:2011-01-28

 

日前,省药学会在石家庄市河北会堂召开大会,来自全省医药院校、科研院所、医药企业、医疗机构等单位的200余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确定了今后药学会的工作方向,其中,开展安全用药知识普及行动,引导合理用药列为药学会的工作重点之一,引发与会专家代表的热烈响应。

日前,新华社关于“中国年人均输液8瓶,远高于国际平均水平”的报道引发了人们对包括过度用药等药品滥用及不合理用药问题的广泛关注。据世界卫生组织新闻官索耶介绍,目前全球超过五成的药品处方不合理,一半患者未能正确、合理地服用药物。这不仅严重浪费医疗资源,危害患者健康,更导致患者对医疗机构的不信任。据河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刘岩山局长介绍,近年来,在日常生活中,一些消费者仅凭一知半解或自恃“久病成医”,未弄清楚病因和药物的适应症就随意用药,或任意安排吃药时间、随意增减药量、甚至盲目联合用药,导致的不合理用药现象有所增多,已经引起药监部门高度重视。特别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保健意识的显著增强,公众对养生保健和合理用药知识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刘岩山强调,普及安全用药知识,使公众掌握用药常识,对于推进合理用药具有重要促进作用,能有效降低消费者的用药误区,对治疗疾病和防范药害事故至关重要。

据了解,今后,河北省药学会将建立学会志愿者登记注册制度,扩大学会工作者队伍,充分发挥学会会员临床医师多、药师多、权威知识多的优势,组织学会志愿者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景区,通过发放药品安全知识手册、展出药品安全知识展牌、开展药品安全知识讲座、推荐放心药品、组织医生义诊、组织药品企业免费送药等多种形式,全面普及药品安全知识和合理用药知识,进一步提高群众安全用药意识,为提升公众健康水平做出自己的贡献。

此外,河北省药学会还将根据药学特点和学科发展趋势,有步骤、有计划的建立专科分会,通过开展多层次、多类型的学术活动,促进药学学术交流与合作,为广大会员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激发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我省药学事业和医药产业的健康发展。

河北省药学会成立于1978年。成立以来,药学会的会员已由100余人增至3000余人,会员遍布于医药院校、科研院所、医药企业、医疗机构及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多年来,省药学会在跟踪世界药学科技前沿开展学术交流和研讨、促进药学学科发展,及时介绍药学各学科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普及安全用药知识,服务医药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在河北省乃至全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自2008年以来,我省共有7人获得中国药学会优秀药师称号、6家医院获得医药经济信息交流工作先进单位称号、6人获得医药经济信息交流工作先进个人称号,省药学会也连续3年获得中国药学会先进学会称号。

石药集团作为本次大会的承办单位,也是省药学会的团体会员。近年来,该企业致力于加强学术交流和药品安全知识普及工作,为医药产业发展和公众用药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石药与全国100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产学研联盟关系,先后成功研制开发了110多个国家新药,其中国家一类新药就达11个,历经24年研制上市的国家一类新药“恩必普”是脑卒中治疗领域的全球领先药物,该产品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并开创了中国向美国和韩国等世界发达国家转让药品知识产权的先例。与此同时,石药集团热心公益事业,积极关注公众安全用药,先后出资500多万元,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部门联合举办了“安全用药 关注农村”系列宣传活动,向广大农村地区宣传和普及安全用药知识,进一步增强了农村群众安全合理用药的意识,有效促进了农村地区群众的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