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诚信社会建设加速

来源: 新华社

发布时间:2016-05-16

内容仅一页A4纸,文后却盖有国家发改委、最高人民法院、中国人民银行等44个国家部委、中央机关的大红公章。近日,一份《关于印发对失信被执行人实施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的通知》,在网上引发关注。如此“大张旗鼓”“兴师动众”,背后显示出信用制度和诚信社会正在加速建设。

“这是截至目前签署部门最多的一个备忘录,达到44个部门。”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说,它所包含的55项联合惩戒措施,将有效约束违法失信被执行人,促进失信行为的纠正,改善信用环境,通过联合惩戒,实现“一处失信、处处受限”。

“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健全多部门、跨地区、跨行业联动响应和联合惩戒机制,强化企业信用依法公示和监管。大到开公司、当高管,小到坐飞机、乘高铁,甚至到个人消费、子女入学,我国正在拉起一张围堵“老赖”之网,使严重失信者处处难行。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石”,是和谐社会的“标杆”。增强人们的诚信意识,营造优良信用环境,对提升国家整体竞争力,促进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意义重大。而通过推进信用信息共享,健全激励惩戒机制,是提高全社会诚信水平的关键。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杨子强表示,去年以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取得诸多新进展。比如央行制定发布了《征信机构监管指引》,研究起草了《信用评级业管理暂行办法》,使征信管理工作迈出新步伐,征信制度建设进一步加强。

记者注意到,当前许多地区均已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比如浙江省不久前公布了12类失信信息,其中来自铁路部门的552名逃票乘客格外“抢眼”,目前该省已有民政厅、国税局、旅游局等14家单位相继制定本行业的失信黑名单。上海则最新出台规定,将驾驶员违法停车、行人闯红灯等行为记入个人征信。而先行一步的深圳,截至3月末已将涉及交通违法被拘留、重大事故负有责任以及多次违法未处理等42843名驾驶员的信息共享给征信公司。

“把不文明旅游、地铁逃票、打车爽约、欺诈性征友等道德层面的信息与行为纳入个人信用记录,这是社会治理的创新,是抽象的信用文化的具体应用,将为诚信中国建设发挥积极作用。”中国人民大学信用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吴晶妹说,但同时也应增加正向激励和管理的科学性,引导人们真正实现自身的信用价值。

信用联合奖惩机制的加大实施,也使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芝麻信用、腾讯征信、前海征信、考拉征信等首批8家民营个人征信机构,陆续推出“芝麻分”“考拉分”“猪猪分”等,为人们租车、租房、办理信用卡等提供便利。

中国诚信信用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毛振华说:“通过社会信用服务机构,客观、独立地开展社会信用状况的评价,能够促使社会信用的价值显性化,便于市场识别和定价,由此形成的信用体系和价值标准作为一个基本的衡量尺度,激励守信、约束失信。”

“十三五”规划纲要专门提出,强化信用信息共建共享。要求“建立信息披露和诚信档案制度,加快完善各类市场主体和社会成员信用记录。加强部门、行业和地方信用信息整合。”专家表示,当社会信用走向互联网征信、大数据征信以及政府行政信息征信,打通信息“孤岛”、实现数据的共享和交换将成未来诚信社会建设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