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防药物损害容貌

来源:健康报

发布时间:2019-11-05

江苏省药物研究所 陈志春
  药物的副作用有很多种,有的药物可以对人体的内脏器官或生理功能造成损伤,也有些药物则可对人的容貌造成损害。形体、毛发、皮肤以及牙齿,这些都决定着我们容貌的美与丑,看看下列药物是如何损害容貌的。
  一、容易损害形体的药物: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如可的松、氢化可的松及强的松、泼尼松、强的松龙、氢化泼尼松等。长期服用此类药物可促使大量的脂肪堆积于面、颈、背部,形成“满月脸”、“水牛背”,而四肢肌肉则会出现萎缩,皮肤及皮下组织变薄,还可能伴发水肿、骨质疏松等。
  二、容易损害乳房的药物:男性患者如果长期使用雌激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以及利血平、氯丙嗪、冬眠灵、苯妥英钠、卡马西平等药物,可致乳腺过度发育,乳房变大,严重影响形体美观。倘若女性患者长期应用雄激素类药物,如甲基睾丸素、苯乙酸睾丸素、康复龙、羟甲烯龙,以及利尿药安体舒通等,可影响乳腺的正常发育,并可导致乳房松弛,失去女性胸部应有的美感。
  三、容易损害毛发的药物:降血压类药物,如长压定、米诺地尔、敏乐啶、降压嗪、二氮嗪等会引起毛发的过度生长,出现多毛。利尿药如乙酰唑胺、醋唑磺胺、醋氮酰胺等,可使患者下肢及背部长出黑毛。抗精神病药如甲硫达嗪、硫利达嗪等,会使患者脸部、胸部、腹部逐渐长出黑毛。抗癫痫药如苯妥英钠等,患者通常使用2~3个月后,可先在四肢发生多毛,并逐渐波及面部及躯干。
  此外,有些药物可引起毛发脱落,以脱发最为常见。如某些抗生素、抗代谢制剂以及阿司匹林、消炎痛、呋喃嘧啶、呋喃妥因等,都可能导致脱发。服用大量维生素中毒后,头发、眉毛和全身的汗毛均可能脱落。氯喹可致头发、眉毛变白。雄性激素、酚噻嗪等可致多毛症。女性长期服用皮质激素,多见胡须生长,并变粗、变黑。
  四、容易损害皮肤的药物:许多药物能导致皮肤色素沉着或出现斑点。氯喹、磺胺类、促皮质激素及利眠灵等药物,可引起皮肤出现暂时性或永久性的色素沉着。长期使用皮炎平软膏,也可使局部皮肤出现色素沉着。此外,还有一些药物可引发皮肤过敏、药物性皮炎。青霉素、鲁米那、磺胺类、四环素等药物,还会引起“药物性红斑狼疮”,导致患者面部出现蝴蝶斑样皮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