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药物研究所 陈志春
我的伯伯是一位高血压病患者,但血压一直控制得不理想。不久前,他的血压突然升高,听朋友的推荐他加服了一种降压药。但是,几天后他竟得了脑中风。医生说,这是因为他吃了过多的降压药。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南京 范 波
脑中风是一种以脑部缺血或出血性损伤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具有极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虽然高血压及脑动脉硬化是诱发脑中风的主要原因,但用药不当也是诱发该病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那么,究竟哪些药物使用不当会诱发脑中风呢?
降压药 服用降压药剂量过大或用药品种过多,就会诱发脑中风。这是因为高血压患者如果不经过有效治疗,就会长期处于高血压状态,以维持自身脑部的血液灌注。倘若患者突然服用了大剂量降压药,就会导致血压的骤然下降,脑部供血不足,血流缓慢,从而诱发缺血性脑中风。因此,服用降压药降低血压切不可操之过急,更不能擅自使用,一定要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
利尿药 这类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水肿,也可将其作为治疗高血压的辅助药物使用。利尿药可直接作用于患者的肾脏,促使水和电解质的迅速排出,从而缓解水肿症状。但如果使用剂量过大,则尿液的排出量会迅速增多,这样就会使其体内的水分大量丢失,进而引起血液浓缩。倘若这种状态长期持续,即可引起脑血管堵塞,引发脑中风。
止血药 在发生各种出血性疾病时,常常会使用止血药,这类药物往往通过促进血液凝固,来达到其止血的目的。倘若过量使用则会加速血栓形成,尤其是患有脑动脉硬化或高血脂的中老年人,过量使用这类药物就更容易使血液凝固而形成血栓,进而诱发脑中风。因此,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疾病的中老年人,必须慎用这类药物。
镇静类药物 许多镇静安眠类药物,如氯丙嗪、水合氯醛等,在发挥其安眠镇静作用的同时,也可抑制大脑皮质、扩张血管。倘若用之不当,特别是在超剂量使用时,则很容易引起血压下降,从而影响大脑血流量,并可形成血栓,堵塞血管而发生脑中风。
解热镇痛药 患者服用该类药物后,会大量出汗,体温降低。对于体质较弱的中老年人,尤其是伴有呕吐、腹泻者,大量出汗会引起机体严重缺水,使血液变浓甚至变得黏滞,血栓形成而诱发脑中风。因此,这类药物必须要慎用,服药后应及时饮用糖盐水或通过静脉点滴等方法来补充体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