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影响药效

来源:健康报网

发布时间:2019-07-16

  服用药物后所产生的治疗效果可分为生理效应和心理效应。药物 的生理效应是药物对机体的药理作用,即应用药物后,机体发生的一 系列变化和反应;而药物的心理效应是药物对患者心理的影响,即接 受药物治疗后,患者的心理体验(包含治疗时外界暗示所引起的心理 变化),从而导致疾病的恶化或好转。
  现代医学研究已经揭示了心理变化对药物疗效的影响及其机制。 悲观消极的情绪会影响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的分泌功能,进 而影响内分泌、免疫系统的功能,从而削弱人体的抗病能力,药物的 效应自然就降低。然而乐观积极的情绪,可激活内分泌和潜在的免疫 功能,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功能增强,为治疗奠定良好 的基础,用药后疗效更好。
  临床实践证实,健康积极的心态的确可以增强药效,缓解躯体症 状。例如,患者在心理暗示下,可以提高痛阈,用很小剂量的止痛药 物就可以达到理想的止痛效果,而且心理暗示还可以刺激大脑产生内 源性脑啡呔(一种具有止痛作用的物质)。临床研究中,不同患者服 用安慰剂,对缓解疼痛、咳嗽、眩晕、情绪不安,甚至感冒等症状的 有效率高达35%,而在治疗十二指肠溃疡中疗效可达37%,消除骨关节 痛的有效率高达69%。由此可见,健康积极的心态对提高药物疗效, 促进康复具有重要作用。
北京朝阳医院京西院区张艳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