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头痛中西药治疗有何不同

来源:中国医药报

发布时间:2016-10-19

偏头痛近年来有年轻化的趋势,不少人年纪轻轻就患上了偏头痛。它作为一种常见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正常生活。那么,偏头痛该如何用药治疗呢?下面分别从中、西医的角度对偏头痛的用药进行介绍。
  西医用药:
  对症下药很重要

  西医对偏头痛的药物治疗分为发作期治疗和预防性治疗。
  发作期治疗的目的是迅速缓解疼痛、消除伴随症状并恢复日常功能。“发作期的治疗为了取得最佳疗效,通常应在症状起始时立即服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马向平强调,药物的选择应根据头痛的程度以及种类进行判断。“一般来说,在发作期,轻度的疼痛无需特殊治疗,只要用点常用的消炎镇痛药就可以了,常用的有芬必得胶囊、氨咖片、安定等,这些药物效果都很好。偏头痛严重时可口服氯丙嗪或心得安。心得安在停药时应逐渐减量,否则会引起心悸、头晕、恶心等不良反应;对于哮喘及心血管疾病患者应忌用。对于每月发作2~3次以上的人应考虑长期预防用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张拥波说。
  张拥波还指出,如果患者努力改善饮食和生活习惯,再按照上述药物治疗,并采取其他措施,偏头痛仍然发作并超过3个月,那么就需要考虑服用预防药物。虽然这些药物不会消除所有的偏头痛,但是会使偏头痛的发作频率有所降低。一般来说,预防性药物治疗应至少6个月,而且很多患者在服用数周之后,才会显示出效果。对于慢性偏头痛的患者应该持续使用预防性药物,在此期间要耐心等待,不应该过早停药或者换药。当然,服用此类药物一定要在医生的正确诊断之后。
  预防性治疗的目的是降低发作频率,减轻发作程度,减少功能损害,增加急性发作期治疗的疗效。“目前在国际上比较推荐的预防性药物有心得安、妥泰、德巴金、阿米替林、西比灵等。”张拥波介绍说。
  还要注意的是,预防性治疗开始应用小剂量,然后逐渐加量,这样可以使患者具有很好的耐受性,药物在使用几周后,效果不明显才需要考虑换药。
  中医用药:
  辨证论治是关键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中医科主任李丽表示,一般来说,如果想通过喝汤药来治疗偏头痛的话,可以用小柴胡汤来进行治疗,这是目前治疗偏头痛效果比较好的一种中药汤剂。其他的中药可选择川芎、天麻、羌活,钩藤等药物。另外,中成药里的天麻头痛散主治偏头痛,可以活血化瘀,祛风镇痛,服用方法用水煎服即可。还有常用的正天丸效果也是不错的。
  “当然,从中医的角度来说,有些患者由于体质的差异会导致在治疗的疗程和方法上有所不同,因此还需要辨证论治,即要强调在医生指导下根据患者头痛的特点选择中药。”李丽提示道。
  中医治疗偏头痛一般从肝风、痰浊、血淤等方面辨证论治。如肝阳上亢,风火为患的头风,多表现为突然头痛,呈跳痛或胀痛,疼痛剧烈,伴有恶心呕吐,口干口苦等,可选用羚羊角汤为基本方进行治疗,药物选用羚羊角粉、钩藤等。对于头痛时手足发凉、遇冷加重、恶心呕吐、舌质淡的患者,一般为虚寒证,可用吴茱萸汤治疗。
  不同证候要选用不同的药物治疗,一般是寒证用热药,热证用寒药。在此基础上还可以根据患者的临床特点,辨证选用一些具有其他作用的中成药。如女性患者常在经期前出现偏头痛,可以配合服用加味逍遥丸或逍遥颗粒;头痛时手足发凉或平时怕冷、手足不温的人,可服用金匮肾气丸;经常咽干口渴、手脚心发热者可服用知柏地黄丸;感冒后诱发偏头痛时可以用芎菊上清丸或川芎茶调颗粒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