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向我咨询最多的问题可能就是:“宝宝感冒药吃多了、吃错了,怎么办?”毕竟感冒药是家长们最经常要用到,也是最容易买到的药物。
最近就有一位年轻妈妈在微博上焦急地向我咨询:“我的宝宝2岁3个月大,因为感冒给他吃了‘氨咖黄敏口服溶液’,却不小心吃多了——应该1日3次,每次2.5毫升,结果却每次吃了10毫升。一下吃了这么多感冒药会有什么副作用?我们应该怎么办?”经过体重剂量的换算,我确认对这个宝宝来说用药确实过量了,就建议这位妈妈带宝宝去医院就医,检查一下孩子的肝、肾功能。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感冒药是无害的。因此,不少年轻家长随手就在路边药店买来感冒药给生病的宝宝服用,用药前也不仔细看说明书上的提示。实际上,对幼小的宝宝来说,这不是一件闹着玩的事情,感冒药过量很可能带来致命危险。
感冒药中抗过敏成分过量可致命
感冒药服用过量,其中的抗过敏成分可以导致儿童死亡。
美国有比较完善的药品不良反应上报系统,早在2007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统计了之前收集到的不良反应数据后发现,有69例因过量服用含“马来酸氯苯那敏”等抗过敏成分的感冒药而死亡的病例,其中多数为2岁以下的婴幼儿。马来酸氯苯那敏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扑尔敏”,很多感冒药里都有这个成分。
于是FDA组织儿科领域专家召开了讨论会。会上,专家们分析了儿童使用感冒药的获益和风险,认为感冒是可以自愈的疾病,感冒药并不能去除病根,也不能缩短病程,却可能给儿童带来伤害。最终,专家们达成了共识:
“禁止给2岁以下婴幼儿服用感冒药;不推荐给4岁以下儿童服用感冒药;4~6岁儿童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感冒药。”
FDA把这个共识执行了下来,要求药厂在随后生产的儿童感冒药外包装和说明书上都印上这句话。这个共识一直延续至今,并且很多大的儿童感冒药生产厂商更是直接把不推荐的年龄提高到了6岁,注明“不用于6岁以下儿童”。
感冒药中退热成分过量可致肝损伤
“对乙酰氨基酚”是感冒药中含有的退热成分。其在许多地方属于非处方药,且含有该成分的儿童感冒药也大都是非处方药,如小儿氨酚烷胺颗粒、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氨金黄敏颗粒、氨酚麻美糖浆、酚麻美敏混悬液、感冒灵颗粒等。这些感冒药都不需要医生开处方,家长可以直接从零售药店购买,自行给孩子使用。这样一来,在销售和使用上都有很大的随意性,很容易因对乙酰氨基酚成分的叠加而发生过量。
针对对乙酰氨基酚叠加可能导致严重肝脏损伤的情况,FDA专门制作了一张图片以提醒公众,其中列出了对乙酰氨基酚可能导致严重肝损伤的3种情况:
“服用超过说明书剂量的对乙酰氨基酚;同时服用多种含对乙酰氨基酚的药品;服用对乙酰氨基酚的时候饮酒。”
一般而言,如果某种药物成分服用过量了,我们会建议观察患者的反应。但是,对乙酰氨基酚过量造成的肝损伤不会出现直观的变化,要化验肝功能才能监测得到。所幸的是,对乙酰氨基酚中毒后,可以用乙酰半胱氨酸解毒。
因此,发现对乙酰氨基酚过量后,第一时间就医很关键,尽早使用解药可以有效避免对肝脏造成的损伤。
小心药品说明书中的隐患
本文开头网友咨询的氨咖黄敏口服溶液,就是一种既含“扑尔敏”,又含“对乙酰氨基酚”的儿童感冒药,所以我建议她及时带宝宝去医院做个检查。但是,这位年轻妈妈为什么不小心给孩子吃多了药呢?
从这位妈妈发给我的药品说明书的照片中,我发现了两点安全隐患。
1.该药说明书的修订日期是2005年11月07日,有将近10年没有修订。
我们常说,药品说明书是医生开药、药师指导用药以及患者服药的最基本、最主要的药品信息源,应该随着医学发展以及临床使用情况不断进行修订。而在这份说明书上,只在“注意事项”一栏提到该药“和对乙酰氨基酚类解热镇痛药同时使用会损伤肾”,却根本没有提到会损伤肝的可能,已不适合指导临床用药。作为家长,虽然无法要求药厂修订说明书,但请记住,大家有权拒绝购买和使用说明书10年都不修订的药品。
2.“用法用量”一栏中“口服”两字前少了“成人”二字,埋下用错剂量的隐患。
一些人习惯于快速扫一眼说明书来获取信息。在这份说明书上,如果快速扫一眼“用法用量”,获得的信息就是“口服,一次10~20毫升”,而后面有关儿童的具体用法用量就很容易被忽略掉。因此,类似文章开头这种只看前半句、不看后半句的粗心网友,就很容易给孩子过量服用该药。
我们除了责怪这些家长的粗心外,也必须指出,这份药品说明书文字设计上还存在缺陷。如果能多加“成人”两个字,就很有可能有效拦截这部分用药差错。
除了上面提到的这两类药品说明书隐患,FDA对退热药泰诺林(对乙酰氨基酚溶液)的调查证实了“同一名称、不同规格的药品”同样存在隐患。在2011年之前,美国市场上有两种不同规格(浓度)的泰诺林口服溶液,分别是每5毫升含500毫克对乙酰氨基酚,和每5毫升含160毫克对乙酰氨基酚。由于药名相同,导致家长们经常弄混而给儿童用错剂量。
FDA从收集到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发现了这些用错药的案例后,就出台了一项规定,要求这种儿童口服药在美国市场上统一规格,只出售每5毫升含160毫克有效成分的。这大大减少了该药在美国的用药错误事件。
所以说,年轻家长们在每一次给宝宝喂药前,都应核对一次药品说明书,这一点也不为过,以免凭经验、直觉给错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