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咽痛:吃糖还是吃药?

发布时间:2024-12-25

秋冬季节交替,是感冒的高发期,市面上不少网络商家推出了各种配方的润喉糖,用于缓解咽痛、干咳、声音嘶哑等症状。然而,笔者发现,除了常见的蜂蜜、薄荷醇和柠檬油之外,部分系列产品的包装和说明书中还出现了一些陌生的名词。

111.png

这些生僻的成分到底是什么?

氨溴索(Ambroxol):这是一种常见的化痰止咳药,能帮助清除呼吸道中的黏液,减轻咳嗽反射。在我国,氨溴索广泛用于治疗因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咳嗽和喉咙炎症。它既可以作为处方药,也可以作为非处方药销售。

己基间苯二酚(Hexylresorcinol):也称为己雷琐辛,是一种局部麻醉药,可使口腔或喉咙产生麻木感,从而缓解疼痛。


2,4 -二氯苄醇(2,4-Dichlorobenzyl alcohol)和戊间甲酚(Amylmetacresol):这两种成分具有杀菌作用,研究表明它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吞咽困难和咽喉疼痛等症状。

看起来,这些成分的确能帮助缓解咽喉不适,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儿呢?这些药物成分可能会引发一系列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皮疹、过敏反应、瘙痒以及呼吸困难等,尤其在儿童、肝肾功能不全者、孕妇和哺乳期女性中,安全性更是缺乏充分的证据。如果这些“润喉糖”被当作普通食品销售,消费者可能会误以为它们完全无害,忽视潜在的不良后果。

需要警惕的潜在风险

这些药物成分可能会引发一系列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皮疹、过敏反应、瘙痒以及呼吸困难等,尤其在儿童、肝肾功能不全者、孕妇和哺乳期女性中,安全性更是缺乏充分的证据。如果这些“润喉糖”被当作普通食品销售,消费者可能会误以为它们完全无害,忽视潜在的不良后果。

另外,如果咽痛并非由细菌感染引起,频繁使用含有杀菌成分的药物反而可能会杀死口腔中的有益细菌,破坏口腔微生态的平衡。


正确使用润喉糖

因此,在没有医生指导的情况下,不应随意使用此类“润喉糖”,更不能将它们当作普通糖果或零食食用。引起咽喉肿痛的原因很多,天气干燥、流行性感冒、吸烟、口腔炎症、过度用嗓等都可能导致类似的症状,了解病因后才能对症下药。在选择任何“润喉糖”或类似产品时,也应当仔细查看外包装和成分表,避免因误用带来健康风险。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咽痛、咳嗽持续时间较长,或伴随发烧、颈部僵硬、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尽早就医,而不是依赖含药物的“糖”。只有专业医生才能提供科学、有效的治疗建议。